top of page

上半身怕热、下半身怕冷,要想到这个方(看到最后还有免费课程!)


shoulder pain xray

说起“厥阴病”,一些中医爱好者都会觉得很陌生,貌似晦涩难懂,但它在临床中其实十分常见。困扰很多人的既口干舌红、又下肢怕冷,就属于厥阴病。今天,带大家跟随鲍艳举老师,从柴胡桂枝干姜汤入手,学习如何治疗“千古疑案”厥阴病。


【医案】李某,男,32岁。主诉:腹胀、大便偏稀3年余,加重1月。


3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大便偏稀,服用香连片、肠胃康等中成药,症状时轻时重。1月前,患者饮食辛辣后出现腹胀、大便偏稀,服用黄连素、整肠生等药物,大便偏稀有所缓解,但仍腹胀满明显,后患者就诊于某中医院消化科,服用温阳益气之药,症状改善不明显,后患者经人介绍前来诊治。刻下症见:口干、口渴,偶有晨起口苦,腹胀,反酸,偶有胃脘部疼痛,大便质稀,2~3次/日,乏力,下肢怕凉,舌红,苔白腻,脉沉弦。

online tcm shop

最初的辨证思路是这样的:该患者偶有晨起口苦、口干、口渴、舌红、脉弦,考虑为上热证;患者腹胀、反酸、偶有胃脘部疼痛、大便质稀、2~3次/日、乏力、下肢怕凉、苔白腻、脉沉,考虑为下寒证。综合辨证为上热下寒之厥阴病。然后再根据患者上热下寒的具体表现选用恰当方证。



现在我是这样辨证的:该患者偶有晨起口苦、口干、口渴、舌红、脉弦,考虑为少阳病;患者腹胀、反酸、偶有胃脘部疼痛、大便质稀、2~3次/日、乏力、下肢怕凉、苔白腻、脉沉,考虑为太阴病。综合辨证为少阳太阴合病,也就是厥阴病。


前后厥阴病的诊断是一致的,但是现在我把厥阴病的内涵更加细化,也就是病机更加细化,这样在处方上的选择也非常灵活,而且针对性也更强。



治疗上我可以选用现成的方子如柴胡桂枝干姜汤,也可以自己用经方组合。治疗少阳之上热,我选用小柴胡汤,治疗太阴之下寒,我可以选择理中汤。


最终我选择了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解少阳之热,并温下寒。因患者舌苔白腻,考虑痰湿较重,故加用平胃散以增强化湿行气、消胀除满的疗效。因患者下寒明显,加用炮姜以增强温中之功。此外,患者泛酸,加用煅瓦楞以制酸。



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平胃散加炮姜、煅瓦楞。

柴胡15g,桂枝10g,干姜8g,天花粉10g,生牡蛎10g,黄芩5g,炙甘草5g,生姜10g,大枣15g,苍术10g,厚朴15g,陈皮20g,炮姜10g,煅瓦楞30g。5剂,水煎服,日1剂。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生冷之品。


结果:患者服用5剂,腹胀、反酸消失,大便较前略好转,部分成形,纳食增,诸症减轻。继服7剂,胃脘部不适症状已基本消失。嘱患者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生冷、肥甘厚腻之品。



看到这个患者,我就想到了厥阴病的提纲证,《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学完了胡希恕先生和冯世纶教授的六经辨证理论体系,特别是冯老对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发挥,我逐渐明晰了厥阴病的大体实质,冯老认为:寒饮郁于半表半里,既不得出表,又不得入里,郁而化热,故呈现上热下寒之证。寒乘虚以上迫,故有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自觉证。蛔虫迫于寒而上于膈,故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寒在半表半里,本不下利,与寒在里的太阴病自利益甚不同,但若下之,则并于太阴病而下利不止。至此,我理解了厥阴病的实质是上热下寒、寒热错杂,只要是上热下寒、寒热错杂,我就往厥阴病上考虑。



对厥阴病上热下寒、寒热错杂的再认识


最初对厥阴病的认识仅仅局限到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但上热中的热是什么热?实热还是虚热?是少阳病半表半里之热,还是阳明病之里实热?下寒中的寒是虚寒还是实寒?厥阴病既然是上热下寒、寒热错杂,那么与其他经是什么关系?当时根本就没有再往更深的层次去考虑,治疗上也有些模糊,并没有清晰的思路。


当时想厥阴病既然是半表半里的虚寒证,那么上热下寒中的上热应该是少阳病,下寒就是太阴病,代表方剂就是柴胡桂枝干姜汤。临床上遇到少阳病合太阴病,也就是厥阴病,我常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治疗。有时候感觉下寒比较明显,就用小柴胡汤与理中汤或四逆汤合方治疗。



此外,一般都认为乌梅丸和泻心汤类方均是寒热错杂的典型代表方剂,冯世纶教授也将这两类方子归入了厥阴病。但乌梅丸、泻心汤类方的寒热错杂与柴胡桂枝干姜汤的寒热错杂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乌梅丸、泻心汤类方中治疗上热的药物是黄芩、黄连,与柴胡桂枝干姜汤中治疗上热的药物柴胡、黄芩还是有差别的。乌梅丸、泻心汤类方中治疗的上热是阳明病之里实热,而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的上热是少阳病之半表半里实热。因此,这种情况的厥阴病应该是指阳明病合并太阴病。


最后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厥阴病中的上热还包括少阳阳明之热,也就是少阳、阳明、太阴合病。


由此,厥阴病实质即除“半表半里实热证之少阳病”之外的半表半里证,也即寒热错杂、上热下寒,其中热证包括少阳病、阳明病、少阳阳明合病;寒证包括太阴病。


 

“六经辨证”是经方家们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的一大“法宝”,如何准确进行六经辨证?在临床之中如何具体应用?这本书将为您带来清晰明确的解答——


本书提出六经辨证的诊断标准和清晰指征,并将六经辨证细化为“十大病机”、常用方证,还列举大量笔者医案帮助读者理解这个辨证体系,并与《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提纲,以及经方方证的适应症衔接和互参。

 

1. 鲍艳举博士,胡希恕经方传承工作室成员,深得胡希恕经方精髓。

2. 本课程分享他从门诊量不到十人/天,三个月时间快速增加到日诊百人以上的经验

3. 结合临床实战心得,没有玄妙理论,直接联系临床,学即会用,讲解直白易懂。


鲍艳举老师曾先后师从冯世纶、花宝金等中医大家,深入研修“六经钤百病”,擅用六经思维治各种疑难杂症。为了让广大中医学子能够摆脱经方临床的瓶颈,鲍老师特地开设“六经辩证与临床实战”系列课程,详细传授独家秘诀“中医看病三板斧”,让大家在临床辨证中能够学会真正的六经思维,走一步看三步,圆机活法、天马行空,扎实提高临床水平,感受经方六经辨证的奇效。


中医继续教育3B课程(包括测试题)

课时:31小时

CPE分:30分 (只针对新加坡中医师)

第一讲:中医看病三板斧 (免费看!>> 点击

第二讲:太阳病篇

第三讲:阳明病篇

第四讲:少阳病篇

第五讲:太阴病篇

第六讲:厥阴病篇

第七讲:少阴病篇

第八讲:脉诊

第九讲:药症体悟

第十讲:十大病机及方证体悟

第十一讲:常见病治疗

第十二讲:六经概述

第十三讲:临床实列

第十四讲:名家医案分析

第十五讲:疑难病六经策略

从今日起鲍艳举老师的《六经辨证与临床实战系列》中医网课打八折!


免费看第一讲:中医看病三板斧,点击以下网址观看!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Like this TCM article? Read more similar articles here! Or follow our Facebook Page or subscribe to our mailing list to stay updated on any new TCM articles, promotions and happenings!


Looking to learn more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ou may find your suitable TCM lessons here!

Check out our sto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