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沈氏女科100讲】之泌尿系统疾病辨治总纲


shoulder pain xray

Join yourTCM Telegram group! >>> https://t.me/tcmcpe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李成卫教授对于泌尿系统疾病辨治总纲的讲解,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歌括:
泌尿感染虚实辨
膀胱湿热脾肾陷
湿热三妙温胆汤
三妙苍柏牛膝川。


1.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泌尿系统疾病,包括盆腔炎、阴道炎、尿道炎、男性前列腺炎等在内的多种疾病,中医称为淋证或淋病。100讲在论述此类疾病的治疗时,以虚实为总纲,实证多属湿热蕴积,气化失司,日久易转为虚证;虚证多为脾肾亏虚,升提无力,湿浊下陷导致以虚实夹杂为主证。若不及时治疗,后期容易转化为肾阳衰败,三焦失畅而致湿热壅塞转为关格。


2.辨证要点——实


100讲对泌尿系统疾病以虚实为辨证要点,若患者表现为舌红苔腻,多属湿热为患,根据处方ABC治疗策略,可以采用如下处方:

A基础方选取----温胆汤(竹茹、枳实、陈皮、茯苓、郁金、石菖蒲)

B处理局部湿热----三妙丸(苍术、黄柏、川牛膝)加入薏苡仁成四妙丸

C给湿热邪以出路----车前草、淡竹叶、知母、栀子、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等


online tcm shop

3.辨证要点——虚


若患者表现为苔薄不腻,则以虚为主,治疗注意补益脾肾,兼用清利畅达三焦之法。

A基础方选取----杞菊地黄汤(枸杞子、白菊花、生地、山芋肉、生杜仲、桑寄生)或香砂六君子汤

B局部主症处理----滋肾通关丸(黄柏、知母、肉桂)或选取柔和利湿药如车前草、白花蛇舌草、绵萆薢等


4.本病点睛之处

注重主症的虚实鉴别,初期以“下焦湿热”的实邪为主,用药宜清利,用车前草、白花蛇舌草、淡竹叶、知母、黄柏、石苇、通草等药为主;后期转为虚证,多责于脾气下陷、肾气不固或肾阴亏损,治疗要以固涩为主,用山茱萸、补骨脂、五味子、菟丝子、生龙骨、生牡蛎、芡实、山药等,佐以一定清热利湿之品。

另外,根据中医对淋证的分类特点可以进行加减用药:热淋选加大黄、栀子;气淋伴少腹胀满,小便艰涩,尿有余沥选加川楝子、车前草、郁金;血淋选加萹蓄、瞿麦、白茅根(茅根30-60g);膏淋加土茯苓15g;石淋加滑石、海金沙、郁金、金钱草30g;劳淋在虚证的基础处方上加白术、黄芪、泽泻等。治疗时慎用汗法。



病例分享


宫妇,29岁,反复发作尿急尿痛已近2载,劳累或经期发作更频,尿量不多,尿呈茶色,反复检查,肾功能正常,中段尿培养有变形杆菌,尿常规蛋白±~+,白细胞20个~满视野。腰痠下坠,服西药可缓解,但极易复发,排卵期带下黄稠,腥味较重,纳差便干,心烦梦多。结婚3年未孕。来院门诊求治不孕症。

检查:苔黄腻,脉濡软。T36.9°C,验尿蛋白+,白细胞20~30个,肾区无叩击痛,四肢无凹陷性水肿。

辨证:腻苔濡脉乃湿热之象,下注者,腰疫下坠,尿痛短赤,带下稠腥,中阻者纳呆便干,上扰者心烦梦集。病在三焦,下焦为著,湿热为患。


诊断:热淋,湿停三焦,湿热下注证。泌尿系感染。

治法:渗湿降浊,泄湿清热,投《医学正传》“三妙丸”加味。

处方:

黄柏15g 苍术10g 薏苡仁15g 川牛膝15g

竹叶10g 丹参30g 瞿麦10g 车前草30g

石菖蒲10g 郁金10g 川断15g 草决明30g

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用。服后尿量增加,尿色转淡,尿痛缓解,经水停后嘱服三妙丸,行经前后再服汤剂,直到经尽,患者坚持服用两个月经周期,查尿正常,三次中段尿培养均无细菌,嘱再坚持服用两个周期,半年后怀孕,后足月生子,体重7斤。



01) 处方ABC分析——A

苔黄腻,以温胆汤为基础方,因其胃纳尚可,故选加苍术、石菖蒲、郁金故护脾胃。


02) 处方ABC分析——B

局部主症处理,用黄柏清下焦湿热,苍术燥湿,川牛膝下行,三味组成湿热下注之专方“三妙丸”,湿热得清泄为要,生薏苡仁、车前草、竹叶、瞿麦清热利湿。

03) 处方ABC分析——C

草决明润肠通便,分利二便以清湿热,菖蒲、郁金和血行气,使湿热利于外泄,川续断为腰痛专药,补肾以扶正祛邪。


04) 服法

服法亦有特色,病发于经期,汤剂经期服用直达病所,丸药平时服用,缓图其功以求除根。



 

沈氏女科650年传承,对很多药物的临床应用有着自己独特的心得和体会,这些经验经过时间的洗礼,临床验证有效,是拿来就能用的。


本文内容选自“沈氏女科入门100讲”课程,是学习沈氏女科,打下扎实临床基本功的必学好课!



中医继续教育3B课程(包括测试题)- Skillsfuture Credit 可报销

课时:21小时

CPE分:16分 (只针对新加坡中医师)

购买时输入promo code <shenshi10> 可享有10%折扣!


 

Join yourTCM Telegram group! >>> https://t.me/tcmcpe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Like this TCM article? Read more similar articles here! Or follow our Facebook Page or subscribe to our mailing list to stay updated on any new TCM articles, promotions and happenings!


Looking to learn more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ou may find your suitable TCM lessons here!

Check out our sto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