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赵红军北中医风药专题讲座(二):什么是风药?



赵红军老师师承于渭南名老中医孙曼之先生,是西安正念堂中医不孕症研究所所长、“合三为一”的特色中医馆开创者、师承中医论坛创办者,同时也是“九三学社”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特聘临床专家。著有《和谐养生一中医不是传说》、《谢映庐医案评析》等著作。


赵老师在临床上推崇针灸、耳穴和中药相结合的理念,坚持辨证论治,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脾胃病、月经病、乳腺病等内科及妇科病症。尤其擅长治疗中风偏瘫和不孕不育症。近年来赵老师积极参与孙曼之老师的中医师承带教活动,长年带教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学员,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特别荣幸赵老师百忙之中能给我们讲解其临床多年的临床使用风药的经验。


什么是风药?

(一)本草分类沿革与中药学教材药物分类的局限性

1、《神农本草经》上品一百二十种,中品一百二十种,下品一百二十五种。

“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


下面呢,我带着大家看一下什么是风药?


我们今天提到这个风药,有些同学可能之前看过一些资料,有些印象。有些同学可能就讲了,我们教科书上讲的是解表药、泻下药、祛风湿的、补气的、补血的,你怎么就这样分类呢?是不是你在标新立异,新出来了一个风药呢?那么告诉大家,不是的!


我们教材中药的分类方法看上去是一目了然,它有利于我们学习,但是同时它又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大家学了这个中药教材以后,思维比较容易变得僵化,我们容易教条化,容易机械化。历代的本草著作,它对中药的分类,它不是这样的。就拿《神农本草经》来说,它对中药的分类是上品、中品、下品,它对药物的论述是比较全面的,我们今天学习《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是最接近的一部中药学著作。在《神农本草经》里面,它对这个薯蓣也就是山药,它是怎样论述的呢?


“薯蓣味甘、温,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我们今天知道,山药它能补肝脾肾,它能祛湿、健脾、补肾,但是《神农本草经》上它说的很清楚,它能够“除寒热邪气”。我的老乡,我们西安有一位全国非常著名的中医肿瘤专家,王三虎老师。王三虎老师提出“风邪入里成瘤说”,肿瘤-癌症的发生是和风邪有关系的,他说“风邪入里成瘤说”。


我们的孙曼之老师他提出,“癌为热邪”,什么意思呢?就是五气过极,气郁化火,火散不出去就会发生肿瘤。肿瘤发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发生,它这个速度非常快,这符合“风火相煽”的特点。王三虎老师认为,山药除了补虚以为,它还有除寒热邪气的。


2、《医学启源》之《药类法象》

根据药物的气味厚薄、阴阳升降、补泻主治之不同,将常用药物分为五类。

口诀:“风升生,热浮长,燥降收,寒沉藏,湿化成中央。”


风升生:“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味薄则通。”风药气温,其性上行,犹如春气之上升,有利于生长发育。如: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威灵仙、细辛、独活、白芷、鼠粘子、桔梗、藁本、川芎、蔓荆子、秦艽、天麻、麻黄、荆芥、薄荷、前胡等20种。


我们再看一下这本书,这本书叫《医学起源》,在这里面呢,它有个“药类法象”。《医学启源》是张元素写的,张元素有个学生大家就非常熟悉了,他是谁呢?李东垣,他是补土派,但是李东垣他特别擅长使用风药。张元素的《医学启源》对药物的分类的这样的:“风升生,热浮长,燥降收,寒沉藏,湿化成中央”。他是这样说的:“风药气温,其性上行,犹如春气之上升,有利于生长发育”。


就是说风药对我们人体它是有利的,使得病邪能够快速的驱除发散出去。这是讲的风药。我们平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这讲的是阳,是火;我们还说“雨露滋润禾苗长”,它讲的是阴,是水。我们很早的时候就学过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它讲的是风。


教科书上学阴阳学说的时候,阴和阳是要平衡的,阳要升,阴要降,那么风药呢?它强调的是人体的阳气,要保护好人体的阳气,要发杨我们的生生之气。我们说阴阳是平衡的,但它是一种相对的平衡,在阴和阳相对而言,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阳。就拿我们人体而言,我们人体是“体阴而用阳”的。


我打个比方,太极图是不是一半阴一半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静着看它是这样,但是你要知道太极图它不是死的,它是要运动的,它是活的,活的太极图它靠的什么来运动的?它靠的是阳。今天我们讲这个阳气,大家可以思考这个问题。


3、《药品化义》:气、血、肝、心、脾、肺、肾、痰、火、燥、风、湿、寒等13类。风药:麻黄、羌活、紫苏、薄荷、柴胡、葛根、升麻、白芷、防风、荆芥、前胡、独活、蔓荆子、威灵仙、细辛、藁本、香薷、生姜、葱头等19种。


前面张元素讲的,他归纳出了一些风药,那么我们再看一本书-《药品化义》,这是明代的一本药学著作。这本书里面它对中药的分类,分了十三类,气、血、心、肝、脾、肺、肾,然后是痰、火、燥、风、湿、寒,同样它把中药进行了归类,它列举出了这么十九种。


【风药定义】

辛:祛风、发散、行气、行血。

升、浮:有里向外,由下到上。


风药是从中医阴阳升降等基本理论出发,注重于中药四气五味理论这种特定的中药的分类方法,它指的是具有辛味的、质地轻薄、药性升浮,对人体能够起到发散、升提、疏解、宣透作用的一大类中药的统称。


有感于风药的归类,历来还没有人从定义的角度来给大家准确的说明风药究竟是什么?风药它首先是辛味,具有辛味的一些药物,风药它对我们的人体它有升提和发散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我尝试着给风药下一个定义。我说的可能不一定准确,谨供大家参考。我认为什么是风药呢?风药就是从中医“阴阳升降”等基本理论出发,它重视药物的“四气五味”,重点讲的不是那个药治什么病有哪些功效,它重视的是“四气五味”。中医是宏观的医学,我们现在背中药的时候背哪个药能治什么病,这是西医的方法,我们学中医的时候,要有宏观的视野,学中医的时候你得符合从大到小这个顺序,往往你重视细节它治什么病的,反而把它的四气五味,寒热温凉给忽视了。


注重中药的“四气五味”这种中药的分类方法,它指的是“具有辛味的,质地轻薄,药性升浮,对我们人体能够起到发散(就是从里向外)、升提(从下到上)、疏解(类似于肝的疏泄)、宣透(类似于肺的宣发),这么一大类中药的统称”。我的古文字表述不一定非常的准确和严谨,还有待于以后的修改和完善。


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十剂: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

宣可去壅、通可去滞、泄可去闭、轻可去实、燥可去湿。

我们学习中西的时候知道八法,什么是八法呢?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第一个什么?汗,这个汗是不是说用了药以后就一定要大汗淋漓呢?不是的,他这个汗实际上就是泛指,就是说我们用药以后这个病邪从里面往外发的意思,所以这个汗呢不一定说是要大汗淋漓,理解的不敢太机械,太拘泥了。就是解表的意思,它就类似于风药的特点。我们学方剂的时候有个: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十剂。那么在这十剂里面呢,最起码有五剂它和风药是有关联的,宣可去雍,通可去滞,泄可去闭,轻可去实,燥可去湿。


中药学教材里的解表药(辛温、辛凉)、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里的大部分药物,以及部分宣肺止咳药、理气活血药物;方剂学教材里的解表剂(辛温、辛凉)、清热剂(泻黄散)、祛暑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甚至痈疡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牛蒡解肌汤)里的部分方剂,都可以归于风药(方)的范畴。


我们中药学教材里面的解表药(辛温、辛凉)、祛风湿的药、芳香化湿药里的大部分药物,以及一部分宣肺止咳药、理气活血药;我们方剂教材里面的解表剂、清热剂(我这一块提了一个例子泻黄散,泻黄散我们临床应用的非常广泛,它不仅仅是治疗口疮、口腔溃疡的一个简单的方剂,泻黄散在今天临床上我们能够治疗糖尿病,妇科的宫血,脾胃病等),祛暑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甚至痈疡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牛蒡解肌汤)里面的部分方剂,都可以归于风药(方)的范畴。


【常用风药的分类】



我给大家讲一下常用的风药。常用中药的分类,这个是我把它进行了一些罗列。常用的风药根据它的性味寒热温凉的不同我把它分为两类,一个是辛温(热),辛热,这个是有争议的,一个是辛凉(平),有些偏平。风邪感人,它会夹杂着其它的病邪,风寒、风热、风暑、风湿、风燥等等,那么由于感受外邪的性质不同,感受外邪后的变化不同,我们体质的阴阳寒热不同,说每个人他出现的病症是不一样的。大家今天来这听课,昨天晚上你们朋友聚会,吃火锅了,然后呢,大家出去受风着凉了,受风着凉以后是不是说大家出现的症状一样呢?不是的,病因它都是受风了,但人的体质不同,有的人他体质偏寒,他可能就是个风寒感冒,有的人他体质偏热,他内热,可能就是外寒内热,这个人可能是个大青龙汤,另一个人可能就是个小青龙汤,那边可能是麻黄汤,那边可能是桂枝汤,这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临床上使用风药的时候一定要权衡:病因,你出现的症状,你的体质的寒热虚实。


1、辛温(热):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白前、前胡、桔梗、紫苏、香薷、藿香、佩兰、藁本、白芷、威灵仙、海风藤、苍耳、辛夷、葱白、川芎、细辛、巴戟天、全蝎、蜈蚣、乌蛇等。


那么我们看一下这个辛温的风药,我们在学习这些风药的时候,我们应该把药和方对应来进行学习。麻黄、桂枝,典型的麻黄汤,荆芥、防风,常用的方剂荆防败毒散,羌活、独活,九味羌活汤、羌活胜湿汤,等等。白前、前胡、桔梗,止嗽散,藿香、佩兰,藿香正气散。


还有这个威灵仙,威灵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祛风的药物,威灵仙一方面它能祛风,另一方面它能通络,它有比较好的止痛的作用,还有一个呢我们现在在临床上治疗痔疮的时候,经常用威灵仙,刚才我说痔疮,耳穴可以掐好这个痔疮,我们用中药同样可以治好这个痔疮,那么威灵仙它有软坚散结的作用,我们治疗痔疮经常用的风药就是荆芥、连翘、威灵仙、秦艽、升麻等等,后面我还会说。


海风藤,藤类的药,它能够祛风,它能够通络。苍耳、辛夷,苍耳子散,等等。还有这个葱白,这个川芎,川芎我们教科书上,把它归于活血化瘀药,实际上呢,在中医的经典著作里面,历代医家都认为川芎为“血中之气药”,川芎是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一个风药。细辛,走少阴肾经,它可以从我么身体里面更深的层次把这个风邪发散出来。像全蝎、蜈蚣、乌蛇这些虫药,为什么把它们归结为风药呢?因为它们辛, 它们有辛窜之性,通行经络。


2、辛凉(平):葛根、升麻、柴胡、秦艽、丹皮、桑叶、菊花、蔓荆子、薄荷、牛蒡子、淡豆豉、浮萍、木贼、二花、连翘、钩藤、夏枯草、谷精草、密蒙花、青蒿、白蒺藜、蝉蜕、僵虫等。


辛凉的风药,如葛根,《伤寒论》里面,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里的葛根。升麻、柴胡,升的作用比较明显,补中益气汤加升麻、柴胡,一方面它带动补气的药来提升,另一方面,它补气就能够泻火,它可以甘温除大热,有升散作用。秦艽,大秦艽汤;还有丹皮;桑叶、桑菊饮;蔓荆子,如蔓荆子散;薄荷、牛蒡子,如牛蒡解肌汤;还有二花、连翘……还有一些风药,谷精草、密蒙花,都是质地轻清的,归肝经,可以治疗眼科的病症;还有白蒺藜、蝉蜕、僵虫等,这也是临床上祛斑的常用风药。


【风药的使用技巧】


峻猛:麻黄、桂枝;燥烈:羌活、独活;柔润:荆芥、防风。升散:升麻、柴胡。


荆芥:辛温,炒炭止血,配伍辛温祛风散寒,配伍辛凉发散风热,另外还有消疮、止痒作用,在皮肤、妇科等疾病广泛应用。代表方剂如荆防败毒散、银翘散、荆芥连翘汤、消风散、完带汤等。

白芷:辛温,祛风散寒、升清降浊,宣通鼻窍、消肿排脓,止泻、止血、止带的作用都很明显。代表方剂如川芎茶调散、九味羌活汤、苍耳子散、藿香正气散、仙方活命饮等。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那么使用风药的时候呢,我们要熟练掌握风药的特性,这么多风药我们要怎样应呢?“用药如用兵”,你要掌握风药的秉性、特点,根据病情来用。比较峻猛的风药,比如麻黄、桂枝用于风寒;比如燥烈的风药如羌活、独活。


为什么这样说呢?它祛湿耗津,那么阴虚的人、阴津不足的人、口干舌燥、舌红无苔、脉象细数、大便干结这些情况要慎用。比较柔润的风药是荆芥、防风,防风为风药之润剂。那么能上升的升散的风药是升麻、柴胡。


后面我给大家有个例举,就是荆芥和白芷,是我们在治疗妇科疾病、皮肤病常用的两个药。如荆芥这个药呢,本身祛风还能够活血,我以前种过荆芥,秋天成熟的时候,站在荆芥地里鼻血就下来了,所以荆芥有活血作用。但是荆芥这个药,它炒炭以后就能止血,我们治疗宫血的时候、痔疮出血、牙龈出血的时候,我们就把荆芥炒炭。


它配伍辛温的药,荆芥、防风它就辛温,它配伍辛凉的药,如荆芥、二花、连翘,它就辛凉起来了。荆芥它还有止痒的作用,方剂如荆防败毒散、银翘散、荆芥连翘汤、消风散、完带汤都是很常用的。

白芷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风药,不但能够祛风散寒,能够升清降浊,还能够消肿排脓,不但能够治疗鼻渊,还能够治疗妇科带症、炎症,另外它有止血的作用。白芷常用的方剂如川芎茶调散、九味羌活汤、苍耳子散,藿香正气散里面为什么加白芷呢?它升清降浊,止泻的。还有仙方活命饮为什么加白芷呢?它是辛温配辛凉,再加一些活血化瘀的药。这个仙方活命饮也是非常好用,轻的可以治疗青春痘,重的可以治疗痔疮、痔漏、便血、出血、痔疮脱出等。我用这个仙方活命饮首先治疗过自己的骨折,我的脚内外踝都骨折了,医生打了绷带,疼的睡不着觉,因为腿肿了,红肿热痛,我就用的仙方活命饮,三副药肿就下去了,三、四十天后,第二个月就下床了。最近我们还治疗一个乳房脓肿,左边乳房肿块鸡蛋大小,在四军大说要动手术,问我们有没有办法,我们给他先开的仙方活命饮,然后脓肿就变软了,刚开始时硬的,患者最近问我这个乳房会不会烂、破溃,脓会不会出来?


我说会的,这个仙方活命饮它透脓,你给它软坚散结,活血化瘀,这个脓它会出来,出来以后怎么办,清洗包扎就行了。所以大家要重视仙方活命饮的用法。所以风药是比较复杂的,我们临床上使用风药一定要根据病情的轻重、患者的体质、风药的特性有针对性的选择风药,什么时候选荆、防、独?什么时候选羌、独、防、藁?什么时候用荆、防、升、柴?这都有区别。看《脾胃论》上的升阳散火汤,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这个有好多技巧,我们今天主要从思想上、从概念意义上给大家开个头,你要详细了解风药的具体应用,还可以看一下高远志同学写的《风药心得体会》那篇文章,比较具体。


未完待续...

赵红军老师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徐校长合影

赵红军老师在新加坡讲耳穴课


 

Like this TCM article? Read more similar articles here! Or follow our Facebook Page or subscribe to our mailing list to stay updated on any new TCM articles, promotions and happenings!


Looking to learn more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ou may find your suitable TCM lessons here!

Check out our store!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