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军老师师承于渭南名老中医孙曼之先生,是西安正念堂中医不孕症研究所所长、“合三为一”的特色中医馆开创者、师承中医论坛创办者,同时也是“九三学社”医药卫生委员会委员,以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特聘临床专家。著有《和谐养生一中医不是传说》、《谢映庐医案评析》等著作。
赵老师在临床上推崇针灸、耳穴和中药相结合的理念,坚持辨证论治,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病、脾胃病、月经病、乳腺病等内科及妇科病症。尤其擅长治疗中风偏瘫和不孕不育症。近年来赵老师积极参与孙曼之老师的中医师承带教活动,长年带教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学员,为中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特别荣幸赵老师百忙之中能给我们讲解其临床多年的临床使用风药的经验。
【“过犹不及”,慎用风药】
我们说“过犹不及”,我们既要学会用风药,也要知道风药的禁忌症,要慎用风药!
我总结了十条,在临床上使用风药的时候,决定治疗方案的时候,都要学会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考虑问题,我们开出去一张处方的时候要考虑,患者吃下去之后,可能出现的效果。
1、准确辩证,确有风邪和应用风药的指征;
2、精准选择风药与适当的用量;
3、要掌握风药的配伍技巧;
4、注意风药在整体处方中的作用和比例;
5、勿久用和过用,后续措施要及时跟进;
6、气虚、阳虚者慎用;
7、注意兼制;
8、阴血不足、津亏、肾精亏虚者禁用;
9、阴虚阳浮、肝阳上亢者禁用;
10、多汗、失眠、月经量少、情绪容易激动、甲亢、以及过敏体质等患者慎用。
第一条:我们要准确辩证,运用风药必须确有风邪,外邪或者是其它应用风药的指证,患者有无气机从上向下,从外向内内陷的这样一个趋势。
第二条:要精准地选择风药,该用哪一个?选好之后还要确定适当的风药用量。比如柴胡,升的3-5g;要疏肝解郁呢,8-10g;退热呢,20g、30g(大约如此,不可拘泥),要注意量的问题。
第三条:掌握风药的配伍禁忌,哪一组和哪一组是干什么的?有关这个问题,大家看可以看下高远志同学写的《风药的学习总结》那篇文章。
第四条;要注意风药在整体处方中的作用和比例。比如这个人是血虚感冒,我们可能是荆防四物汤,也可能是小柴胡四物汤,那么他这个风邪去了以后呢?那么你的风药就要减或者去了,后续是养血为主。或者说,既有表证,也有里证,左边不升,右边不降,孙老师一贯的用法,就是升左边用风药,降右边用茯苓饮,如果睡眠不好我们就用温胆汤,这就是这样一个组合,升左边降右边。如果他左边下降的特别严重,那么风药的比例就要多,茯苓饮就要少。如果他右边的很严重呢,风药就要少,升降是相应的。
所以我打了个比方,人体是个气球,你用风药的时候,人体要如气球一样处于一个比较膨胀的状态,这个气球不能塌了扁了。人体就好像一个跷跷板一样,左右是要平衡的,左边的小了升不起来,右边的大了,降不下去,我们可以升左边,降右边,一同来治。我们也可以只升左边,左边的升起来了,右边就自然降下去了;我们也可以只降右边,有边降下去了,左边就升起来了。这要看临床实际的情况,所以要注意它的比例。
第五条:风药勿久用和过用,后续的措施要跟进。这就是先驱邪后扶正的思想,先表后里。比如这个人冠心病、胸闷,你给他用荆防败毒散把气机疏散开了;这个人是中风偏瘫了,你先用个乌药顺气散,他气顺了,你再给他补气补血、活血化瘀、化痰通络,等等。
第六条:气虚和阳虚的患者,要慎用风药,风药是祛邪的,人家是虚证,你不能乱用他了,那你就要慎用,看脉象、症状。两个脉象沉弱无力你就不能给他用风药。
第七条:要注意兼制,风药是升阳的,升的时候不要把根都拔起来了,他有热加黄连来清热,有肢体下部的表现,加牛膝,往下引;肝热,加夏枯草;睡眠不好了,加合欢皮;有遗精,梦遗这些表现加龙骨、牡蛎...
第八条:阴血不足,精亏,肾精亏虚的患者,禁用风药。人家是阴虚,你用风药干什么?人家是生脉饮证呢、六味地黄汤证呢、或者人家是地黄饮子证呢、三甲复脉汤证呢?该滋阴就滋阴,不要老想着用风药。
第九条:我们遇到多汗、失眠、月经量少、情绪容易激动、甲亢、以及过敏体质等患者也要慎用,要辩证。
应该本着“兼收并蓄,待用无遗”的思想学习风药的用法,一切从临床实际出发,不拘于门户之见,多管齐下,该用则用,不该用则坚决不用,疗效至上,一切以治好病为最终目的。
我们应该本着“兼收并蓄,待用无遗”的思想学习风药的用法,应该树立这个观念。我们不管学习任何一种方法,哪怕是各种针灸方法,各门各派的临床经验的用法,都要本着这个思想,一切从临床实践出发,不拘于门户之见。每种治疗方法都有他的适应症,不管是耳穴、腹针还是脐针都有他的适应症,但是每一种方法它都不是万能的,我们要多管齐下,该用则用,不该用则不用,疗效至上,一切以治好病为我们的最终目的。
您可能错过以下文章,点击立即阅读!:
Like this TCM article? Read more similar articles here! Or follow our Facebook Page or subscribe to our mailing list to stay updated on any new TCM articles, promotions and happenings!
Looking to learn more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ou may find your suitable TCM lessons here!
Comments